⭐️上外属于双一流,211,在上海地区属于算语言行业院校。如果你毕业时候进入外企工作,或者从事和语言相关行业工作是一块金字招牌。在很多省份的分数不输985。
⭐️比较上外和北外。其实这两个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地域辐射是不同的。什么意思呢,上外毕业的自然是在长三角发展的多一些,北外毕业的自然是在京津冀发展的多一些。而且大四实习,你在两座城市,学校还是有课的,除非非常规操作,你很难异地实习的。小语种和大语种大四都有课,小语种课程还不少。经管学院可能大四只有论文?没有课程,我酸了。
⭐️进入上外语言文学类专业,不是只学语言!不是只学语言!注意,这是我当年的误区。除了语言还有很多文学类和历史的课程。我们是语言文学专业,语言文学类专业颁发文学学士学位。所以如果你认为进校是学同传交传口译,毕业直接做翻译的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了。这也就是意味着你学习语言文学类专业,要接触大量对象国语言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实际就业场合当中,其实用处真的并没有这么大。毕竟,语言是刚需,那些文化底蕴事奢侈品。
⭐️本校英语学院下设英语翻译专业,英语文学专业。商务英语归为国际教育学院。想学翻译,毕业以后继续深造的可以选择英语翻译专业。
⭐️专业究竟是否很重要呢?很重要。这基本决定了你毕业以后找工作的难度。虽然说上外各个专业都可以考英语专四专八。(今年疫情原因,我们的专四还延迟了晕。。。),但是就业和找实习的时候,依旧是有专业歧视的。而且每个专业就是自己的人脉圈子。这代表着你在毕业之后,有很多的行业资源都来自于你的老师和学长学姐。所以,小语种有小语种自己的圈子,大语种有大语种自己的圈子。而且小语种学习压力很大,小语种的英文课强度和效果自然都不如英语专业本身设置的。小语种专业学习不仅仅是语言那点事(光学语言可是太简单了),还有大量文学,历史,宗教东西,所以考虑清楚是否要用这个专业就业,是否愿意学那些语言之外的东西。
⭐️转专业。如果说进校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选择大二的时候转专业,但转到小语种需要重修一年,这没什么丢脸的。我有同学就从一个超小语种转到日语系了。还有从阿语转到英语,转到翻译专业的,这个不需要重读,直接跟着大二一起学习。上外之前是不允许转专业的,现在可以。
⭐️要说的太多了,小红书有字数限制,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