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全面测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展示学生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历史学专业而言,要求学生在写论文时能熟悉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学会查找史料陈述事实,同时使用相关理论分析史实,总结规律,预测未来。在写
篇论文的过程中,选择主题是第一步,可以决定论文的质量。一、大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存在的问题学生也意识到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是确定论文题目时却无从下手。选定的主题有很多问题。首先,虽然题目比较大,但主题中常见的现象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论文。有学生对商代女性感兴趣。我觉得那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很高。最后想以“先秦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为主题。先不说是否能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并正确阅读,对于时间来说,秦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很难清楚地说明这些长期以来女性的地位。其次,选择主题不符合专业要求。大学的毕业论文应该表现学生的专业属性,但是很多学生的论文不能反映这个要求。像历史专业那样,研究的范围较大,古今东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地理等都是研究对象,所以部分同学对专业要求的理解不够准确。比如说,有的学生以“XX文化的开发利用”为主题,实际上是旅游专业的论文,没有反映历史学的专业要求。有些学生只是把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的主题作为论文的题目。写文章的时候也用葫芦画飘扬。再次,选择问题没有新的意义,重复率高。
在一般意义上,别人已经研究了彻底的论题。没有新内容的话,不适合作为论文的主题。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选择的题目,其他人已经在研究。学生正在围绕更多的题目找相关论文。另外,主题集中是应该十分重视的问题。
笔者指导的从06级到10级的历史教育专业的毕业论文中,有以王甲本将军的抗日斗争为主题的3篇论文。二、选择论文题目的几个原则有几个原则必须遵守毕业论文的主题。例如,科学性、革新性、学术性、专业性等。我认为应该把学生自身在实际和选举问题上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以下几点上加以强调。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学生以写毕业论文为主体,教师只能进行指导,而不是生蛆危机,只有主体地位受到充分尊重。他们亲自投入论文,积极思考,探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全面锻炼,保证论文顺利完成。在论文题目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鼓励学生多读多思考。
学生的论文题目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相关的书籍,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会关心现实,引导我们关注热点。让学生思考问题时,培养怀疑、类比、思考转换、深入探索等思维习惯团,最后选定论文的题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客观条件合理评价其能力。在观点、理论、方法方面的革新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做到。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应该过分严厉地责备,也可以重新写毕业论文。换言之,从学生主体地位的观点来看,毕业论文的新颖性应该把重点放在论文写作主体(即学生)的进步上,而不是论文本身的价值。
学生在资料的收集、文字的组织。在科学研究工作流程等方面的提高,不仅仅是论文的观点、材料、方法的进步,也被看作是革新。所以,如果学生有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不太明白的题目,教师会提供学生相关的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多看,多思考,寻找文章切入的角度,加强对学生写论文过程的监督指导。对于
个主题比较集中的情况,教师建议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写文章。比如王甲本将军的研究,可以选择他的军事思想、参加的战争等论题。(二)重视论文可行性研究是学生毕业论文甄别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写论文所需的各种条件是否具备作为考试量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理论水平、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性的要素。只有充分考虑写文章所需的设备、时间、研究资料等客观条件,进行充分的推算,才能选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论题,学生才能努力完成这个任务。简单来说,学生个人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是问题可行性的两个基点,前者已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进行论述。主题的客观条件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考虑。主题大小合适,资料(设备)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要求毕业论文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考虑题目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的要求。不要出现学生本人完成不了或者时间不够等问题。主题的大小从历史学科本身出发,论文题目的大小可以从以下几个基准来考虑。时间、地域、历史要素。
在选择主题时,从时间角度看,毕业论文主题涉及的时间短,尽量不要跨越一百几千年。其次,主题产生的空间应尽量小,全国、全世界,整体话题不能在几周内揭晓,不适合大学生毕业的论题。不用花很长时间。有历史因素。基于以上的想法,在选择大学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一”。一个人,一件事,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次战斗,一个制度等,这些“一”还大的时候,可以选择另一个适当的角度作为主题。把论题弄细。在实践中,可以控制以“彦西抗战中的松山防卫战”、“从鬓龙颜碑看舜氏家族的南中统治”、“耿马傣族的纹身历史”、“凤庆县茶马古道”等为主题的学生。但是,例如“中国古代赋制度的变迁”、“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和意义”、“云南各族的经济和文化”等主题比较大,不适合毕业论文的主题。
学术论文的科学要求,作为基础需要可靠的证据。对于历史学专家来说,结合历史论是基本要求。其中的“史”是学生可以收集,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阅读的史料。不适合毕业论文的题目。因此,实现可能性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学生在选择问题时应该选择资料。比较集中,短时间内容易收集,容易分析的论题。例如,一个学生以“清军入关前的八旗制度”为题,这个主题客观地存在资料收集困难、难以阅读的障碍。清军入关前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东北地区。重要的文献主要保存在北方。因此,这个问题不适合南方高中的师范生。因此,选择与该地区相关的论题便于写大学生的论文。学生收集当地的资料整理的话,就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史料,得出崭新的结论。(三)强调论文专业性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进行分类、专业知识教育的基本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