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教育部的网站公布了“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样检查方法”。我国从上一年度全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中分别抽查10%和5%,结果反馈给学位授予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的形式发表。抽样检查的结果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价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国内研究生学位授权点注水严重,学术伪造等丑闻在过去几年内也频繁曝光。
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的硕士论文与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的硕士论文惊人地相似。两篇论文的整体框架完全相同。除了将地点“江苏”置换为“山东”之外,还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高的硕士论文剽窃案”。2010年3月号的“文艺研究”上,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发表了长文《汪晖的学风问题》。有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的博士论文复印件。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的杨玉圣教授说,几乎所有中国的大学都有学术伪造和腐败的嫌疑。
这次的教育部发表了“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样检查方法”。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学位论文抄袭问题,保证了授予学位的学术水平,健全了强制退出不合格学位授权点的机制,加强了对不合格学生淘汰的有力措施。同时,对国内大学存在的相对严重的伪装现象也开战,为了各大学的早期预防接种,期望他们严格的学风管理,积极抵抗学术伪造、学术腐败等问题。目前国内大学学术环境浮躁,学术功利性强,一些老师给学生做了坏榜样,治校风不够严格甚至毁损,导致抄袭风横行。
所大学除了缺乏学术规范外,还长期为学术造假提供土壤。这些都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只造成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差的结果。因此,从严格调查学位论文开始,严厉打击学术上的歪风。条件成熟时,可以起草处罚学术伪造的政策法规。
以法律为基准,处罚学术腐败和学术伪造,进一步加强清风正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位论文的抽样检查只不过是管理学术伪造的第一步。凡事开头难,坚持下去必有效果。